财新传媒


粮价上涨风险,被高估了么

2022年08月05日 08:02
后续因俄乌粮食回归国际市场、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缓和、能源价格中枢下移或带动粮价回落、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低于市场预期等原因,国际粮价再度大涨的动力或不足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2010年后历任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宏观研究主管等职位,获得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之后曾任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初受邀参加克强总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粮价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今年5月中旬开始,国际小麦、玉米和稻谷的价格持续回调。我们认为,后续因俄乌粮食回归国际市场、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缓和、能源价格中枢下移或带动粮价回落、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低于市场预期等原因,国际粮价再度大涨的动力或不足。相对于国际粮价而言,国内粮价的缓冲垫更厚,原因包括国内外粮价倒挂、中国主粮的自给率和库存均高于国际警戒线、以及在多举措保障粮食安全下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有望延续正增长等。

一、国际粮价上涨动力不足

  2016年到2019年,国际粮价整体稳定。新冠疫情暴发后,国际粮价持续上涨,而俄乌冲突又“再添一把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谷物价格指数,从2020年7月的低点96.9,上涨到2022年1月(俄乌冲突爆发前)的140.6,此后于2022年5月达到历史峰值173.4。FAO谷物价格指数2022年6月回落到166.3,从高频的小麦、玉米和稻谷的期货价格看,国际粮价调整幅度更大,从二季度高点至7月29日,三者分别下跌了37.6%、23.8%和5.3%。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边放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