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小鲁:客观看待土地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2019年06月20日 11:03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我们看到的是土地能带来巨大的财富,但不能过度解释,不能说靠土地融资就可以无限制创造财富。金融是一个工具,如果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就一定会产生问题
我们仍然处在一个结构失衡的状态中间,而土地财政对导致结构失衡起了重要作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现行土地制度需要改革。图/视觉中国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博智宏观研判论坛为其举办的研究型论坛,旨在跟踪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判断短期经济形势,预估中长期经济态势,对中国经济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判。

  【财新网】(作者 博智论坛)2019年5月22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第三十八次月度例会召开。会议主题为“土地财政和经济增长”。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智宏观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小鲁出席会议并发表评论。其论述如下:

  有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一个是土地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一个是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可能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还都远远不够。

  简单提几点看法。第一,将中国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乃至中国资产存量迅速扩张等现象的根本原因都归结为土地财政是有失客观的。土地在中国经济中,特别是过去的十几年中,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还要记得中国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从四十年前开始的,以接近10%的增速维持了37年的高速增长,直到2015年以后掉到7%以下。80年代没有土地财政和土地融资,1988年深圳搞了实验,通过土地使用权交易积累城市化需要的资本,但整体来讲当时中国没有,深圳只是个例。在整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就已经接近10%,从过去的5%左右的中速增长,一下子变成了高速增长。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是土地带来的,是体制改革带来的。到90年代开始允许卖地,最初可能卖地收入只是几十亿上百亿,直到2011年有统计数据显示是1200亿,在GDP中间占的份额仍微乎其微。直到现在,忽然间我们发现卖地收入变成了65000亿这样巨大的数字。可它是这些年渐渐变得这么大的,在90年代土地财政没有起到那么大作用,但经济依旧是10%的高速增长,资产也在迅速扩大。若把这些都归结为土地财政或者土地金融,是有些偏颇的。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