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单薪家庭(只有一方工作)的增多,长期失能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家庭将受到财务上的重创,而目前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能够提供的保障远远不足
医改对民营医院的冲击是较大的,特别是以药养医模式和高营销成本获客模式
即使在医疗监管成熟的国家,政府直接影响医疗机构去进行慢病管理仍然是较难的,尤其在衔接基层和大医院上,只能通过支付办法、考核激励、以及经费支持等手段侧面推动
医疗服务行业的连锁复制具备自身明显的特点,很难照搬其他行业的扩张模式,其中对于速度和时机的把握尤其困难,这将最终考验投资者的决策能力
护理保障的给予需要相应条件,一是有成熟的评定体系,二是有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者,三是建立了对护理机构的服务标准
商业化长期护理险操作中的矛盾之处,是需求年龄和理想购买年龄之间存在过大的时间差,导致用户购买意愿低,保障的意义也有很大局限
对于入家服务公司来说,支付方控制价格意味着他们的利润空间会变薄,只有通过成本收缩才能保持原来的盈利空间。这对于入家服务公司将是严峻的考验,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两点:控制成本与扩大病人量
专业护理机构必须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并通过服务增值提高入住率来保证收入和利润空间
养老机构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征,强强整合的过程面临很大的考验,规模扩大并不等同于成本下降,重资产模式的扩张本身非常沉重
保险回归保障意味着未来保险公司将需要更为专业、对医疗健康产业理解更深入的高级管理层,在销售、营销和运营上的专业性要求都会更高,用户教育、医疗服务能力以及资源衔接将成为核心竞争点
从居家、社区、机构三个环节上来看,养老产业的机会都非常大。不过,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未来的发展将包含两个特征,一是地方性特征明显,另一是利润相对较薄
医疗创新主要解决的问题依旧是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但什么样的创新才能在医疗行业获得发展也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那些能满足支付方控费需求并能在短期内体现出控费效果的,充分考虑到地域性和人性所带来的严重制约的服务和产品
医疗无论是作为服务还是产品,都与其他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完全不同,因此,针对医疗行业的投资,不能照搬其他行业,否则很容易落入陷阱
长远来看,强监管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将构成未来政策的主线,以医保为核心的强监管体系将获得较快发展,以公立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和产品增长将大幅度放缓
养老服务机构的主站规模会增大,然后通过主站发展卫星站深入社区;医疗服务将成为养老机构的竞争核心和主要门槛
从目前的发展方向上来看,在医保支付价这一体系建立上,近期的趋势很可能是先粗放收紧,再进行精细化治理
虽然目前只是青岛一个城市的试点,但如果补充保险成为发展的方向,对商业保险来说,受到最大影响的将是现阶段的企业团体企补保障产品
《规划》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各类医疗服务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供给能力
医改变局下,随着公立医院的巨大转变,医疗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整个行业的洗牌在所难免
在一个缺乏强制分级问诊的市场里,基层与大医院门诊服务的正面竞争对基层诊所的发展非常不利
当前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多的是“只认庙而不认和尚”,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多点执业只可能是那些高职称的少数专家发挥作用
普适性强,真正能让中国市场上的广大用户获得除了医保之外的医疗保障的产品还没有真正出现,目前的报销型市场难以成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主力
护理需求认定和护理保障给予需要专业的认证、评估以及服务行业来支撑,操作上挑战较大
中国医保在保障上出现三大缺口,门诊在保障慢性病和大病后治疗上的不足,大病保障整体不足,以及地区性和筹资能力不同导致的保障差异
《意见》确实能带来一定的市场机会,不过具体的机会点需要参考各地的细化政策和仔细研判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