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哈佛大学成被告(五):追问中国教育

2019年12月30日 16:02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只有做家长的思想通了,有意识地克服“功利化”思维,才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为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陈晋
自2014年初成为哈佛亚洲中心报告员,负责报道“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讲座系列及其他亚洲中心讲座;2015年7月成为哈佛费正清中心关联研究员。从2005年到2013年,为财新传媒(原《财经》杂志)驻波士顿特约记者,《哈佛笔记》专栏作者。2002年于哈佛大学获亚洲研究硕士(MA),1997年于波士顿学院获商业管理硕士(MBA)。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经济、社会问题及公共政策。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晋)(上接前文《哈佛大学成被告(一):是种族歧视还是平权行动》《哈佛大学成被告(二):双方争论的是什么》《哈佛大学成被告(三):有先例,无定论》《哈佛大学成被告(四):教育文化的“优秀魔咒”》)我在网上看了另一篇对吴军博士的采访。他给中国的总体教育打80-90分。我赞同,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普遍是很扎实的,而且中国学生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原动力。那么,中国教育怎么能进一步提高呢?

  吴军指出三点:第一,加强课外技能的培养,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不要强调标准答案,这一点在文科里尤其重要。只有更好的、更符合逻辑或情理的答案,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加强分析、思辨、判断和创造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仅仅看到非黑即白的二分世界。第三,不要把考试和一时的成绩看得太重。吴军说,美国学校给的成绩都是一个学期下来的综合成绩,不能靠最后几天突击考试蒙混过关,因为期末考试成绩可能只占20% 或30%。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明晖

财新微信